欢迎来到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站

湿法制粒设备全景解析:五大主流类型及其工艺适配性深度剖析

更新时间:2025-08-19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19
  湿法制粒作为固体制剂生产的核心工艺,通过液桥作用将粉末聚结成均匀颗粒,广泛应用于制药、食品、化工等领域。根据工作原理与结构特征,主流设备可划分为4大类型,各具技术优势与适用场景。以下从湿法制粒设备原理、工艺特点及行业应用维度展开系统梳理。
 

 

  一、高速剪切制粒机:高效率大规模生产首要选择
  1.技术原理:
  采用底部高速旋转的搅拌桨(线速度5-20m/s)与侧壁切割刀联动,在短时间内(1-5分钟)完成混合、制粒、密化三阶段。湿法制粒设备通常配备顶置喷雾系统,通过压力喷嘴将粘合剂均匀喷洒于粉床表面。
  2.工艺优势:
  产能范围广(5kg-2000kg/批),适合大批量生产
  颗粒密实度高(堆密度0.6-0.8g/cm³),流动性优异
  集成CIP清洗系统,符合GMP规范
  3.典型应用:
  抗生素片剂、维生素预混料、宠物食品等需要高硬度颗粒的场景。某跨国药企采用GKG系列高速制粒机,使头孢类抗生素颗粒收率提升至98.5%。
  二、流化床制粒机:一步法连续制造标准
  1.技术原理:
  通过底部气流使粉末处于流化状态,同时喷入粘合剂溶液,在颗粒表面形成液膜并发生碰撞聚结。设备集成干燥功能,可实现"混合-制粒-干燥"三合一连续生产。
  2.工艺优势:
  颗粒孔隙率可控(20%-60%),适用于缓释制剂
  热敏性物料处理能力强(进气温度可调至40℃以下)
  粉尘排放低于5mg/m³,满足EHS要求
  3.典型应用:
  吸入用干粉制剂、微丸胶囊、速溶咖啡等需控制颗粒形态的领域。国内某创新药企采用FL系列流化床,将API利用率从75%提升至92%。
  三、挤出滚圆机:微丸制备黄金标准
  1.技术原理:
  先通过螺杆挤出机将湿料压缩成条状,再经高速旋转的滚圆盘(线速度8-15m/s)切割揉搓成球形颗粒。设备可配套多级筛分装置,实现粒径精准控制(0.2-2mm)。
  2.工艺优势:
  圆整度≥0.9(Hausner比),包衣均匀性优异
  载药量可达80%(w/w),适合高剂量制剂
  密闭生产系统防止交叉污染
  3.典型应用:
  缓控释微丸、结肠定位给药系统、催化剂载体等高附加值产品。某MNC企业采用SY系列挤出滚圆机,使微丸脆碎度降低至0.3%以下。
  四、摇摆制粒机:实验室到中试的过渡方案
  1.技术原理:
  通过往复运动的筛网(振幅10-30mm)与固定刮刀配合,将湿物料挤压通过筛孔形成条状颗粒,再经破碎轮切割成短圆柱体。
  2.工艺优势:
  设备成本低(仅为高速剪切机的1/3)
  颗粒长度可控(3-10mm),适合咀嚼片生产
  维护简便,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
  3.典型应用:
  中药浸膏制粒、兽药预混剂、实验室工艺开发等场景。某中药企业采用YG系列摇摆制粒机,使颗粒溶出度标准偏差缩小至2.1%。
版权所有©2025 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浙ICP备14024651号-3    sitemap.xml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制药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