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站

湿法混合制粒机三维运动下的颗粒成型密码

更新时间:2025-07-24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78
  在制药、食品、化工等领域,湿法混合制粒机凭借其高效、精准的颗粒制备能力,成为固体制剂生产的核心设备。其工作原理通过粉体与粘合剂的动态混合、剪切制粒及流态化成型三大阶段,将微米级粉末转化为均匀、流动的球形颗粒,为后续压片、填充等工艺提供理想原料。
  1.三维运动:混合阶段的科学基础
  设备启动后,粉体物料在卧式圆筒内形成三维运动场:搅拌桨以200-800r/min的转速驱动粉体轴向翻滚,锥形锅体侧壁迫使物料径向扩散,而切刀的旋转产生切向剪切力。这种复合运动使物料在0.5-2分钟内达到均匀混合,相对标准偏差(RSD)可控制在0.5%以下。例如,在某中药颗粒生产中,该技术使黄芪多糖与辅料的混合均匀度提升3倍,有效避免了压片时的含量不均问题。
  2.液桥构建:制粒阶段的关键机理
  当混合均匀度达标后,粘合剂通过雾化喷枪以0.5-2L/min的流量注入。此时,粉体表面形成液桥,毛细管力与范德华力共同作用,使微粒聚集成直径0.2-5mm的软材。制粒刀以500-3000r/min的变频转速对软材进行高速剪切,通过控制刀速与搅拌桨速的比值(通常为1:5),可精准调节颗粒粒径分布。某化药企业采用该技术后,将颗粒粒度分布变异系数从25%降至12%,显著提高了片剂溶出度。
  3.流态化成型:颗粒优化的最终形态
  在制粒后期,设备通过充气密封系统向锅体注入洁净空气,使湿颗粒处于悬浮状态。这种流态化环境不仅促进颗粒表面水分蒸发,更通过颗粒间的相互碰撞实现球形化修饰。最终产出的颗粒圆整度达0.85以上,流动性指数(Carr's Index)低于25,可直接用于高速压片机生产。某食品企业应用该技术后,将速溶咖啡颗粒的溶解时间从45秒缩短至18秒,市场反馈显著提升。
 

 

  4.技术演进:从经验控制到智能制造
  现代湿法混合制粒机已集成扭矩传感器与在线粒径监测系统,可实时反馈制粒终点。设备通过扭矩突变判断颗粒成长状态,将工艺终点控制精度提升至±0.5分钟。其冷却夹套设计更支持控温制粒,在某生物药生产中实现4℃低温制粒,有效保护了热敏性成分活性。
  从实验室研发到工业化生产,湿法混合制粒机通过三维运动混合、液桥力学制粒与流态化成型的协同作用,构建起颗粒制备的科学体系。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融入,该设备正朝着更高精度、更低能耗的方向演进,为固体制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。
版权所有©2025 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浙ICP备14024651号-3    sitemap.xml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制药网